温誌鹏·白庆贤·郭凤女 亲临新加坡!






新明星粤剧中心将于
7月19日(星期六)以及7月20日(星期日)晚上7点正,
在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呈献

雅誌贤歌汇狮城
温誌鹏·白庆贤粤曲作品欣赏晚会

中心专程邀请香港著名粤剧编剧、粤曲撰曲家 温誌鹏先生与 广州著名粤剧文武生、广东粤剧学校讲师 白庆贤先生 连同凌东明老师的学生同台演出。中心亦特别邀请 广州著名粤剧花旦 郭凤女小姐 加盟演出,并特邀广州著名音乐家 崔德銮老师 为晚会担任音乐领导。

这两场粤曲作品欣赏晚会呈献的五出折子戏以及十首名曲。

折子戏方面有

鹡鸰缘 之 认弟·雪夜祭梅妃·李后主 之 归天·李后主 之 情殇·抗金兵 之 计议

演唱曲方面则有

倩女离魂·嫦娥奔月·李后主 之 情殇·沈园会·投府救雏·万古流芳 之 捨子·李后主 之 劝药·家春秋 之 兰闺话旧·辞都归薛·嫦娥奔月


门票分为 $50、$30、$20、$10。
购票地点:新明星粤剧中心
(新加坡 振瑞路 大牌51,三楼,门牌 03-75)。

欢迎有意购票的观众朋友垂电询问。
电话号码:
+65 65366813 +65 98396783

温誌鹏 简介

粤剧编剧,撰曲及粤剧录音制作人。香港出生,为香港珠海书院文学士、硕士;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、八和会馆及华文作家协会会员。师承李居安、吴聿光、黄柳生、江平、苏文擢教授、叶绍德等各位名师。并为广州市粤剧粤曲学会及港、澳、佛多间曲艺社顾问。香港《粤剧曲艺》月刊专栏作家。

86年首张粤曲唱片为「花旦王」芳艳芬的群芳慈善基金会撰写。温氏撰作的名曲有「沈园会」、「投府救雏」、「对花鞋」、「李后主之归天」、「雪夜祭梅妃」、「泗洲城之赠珠」等,均为菊部所重。剧本有《陈世美不认妻》、《香花山大贺寿》、《雪岭奇师》及《还魂记梦》等。著作有《引玉集》、《来薰室粤剧曲集》等。



白庆贤 简介

广东粤剧学校讲师,籍贯佛山南海。1983年考入广东粤剧学校学习粤剧表演,专攻文武生、小生、鬚生行当。毕业后先后参加广州青年粤剧团、广州实验粤剧团及广州红豆验粤剧团担任主要演员。白庆贤对艺术认真,勤奋好学。除了在粤剧学校向各位老师学习外,还向前辈徐礼老师、白燕仔老师等不断学习。在红豆验粤剧团期间,也从红线女老师排戏过程中,获益良多,为自己的艺术打下了基础。1995年应母校的邀请,回校担任粤剧讲师,教授粤剧唱腔、身段、排戏等课程。白庆贤一贯以“粤剧教学与演出实践相结合”为原则,1999年首次在广州举办个人粤曲演唱会,获得好评,继而2001年、2002年、2003年在广州、佛山等地再次举办个人粤剧专场。

2001年灌录了首张粤曲CD唱片「李后主之归天、劝药」,面世后备受瞩目。继而拍摄了DVD「万古流芳之捨子」、「雪夜祭梅妃」、「家春秋之兰闺话旧」、「鹡鸰缘之认弟」、「倩女离魂」、「泗洲城之赠珠」、「嫦娥奔月」、「李后主之情殇」等。最近面世的CD有双平喉对唱「大闹凝碧池」、「辞都归薛」,平喉双子喉对唱「西厢记之赖柬」及平子喉对唱「抗金兵之计议」。白庆贤唱腔儒雅,声情并茂,风格独特,卓荦大方。



郭凤女 简介

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的中国国家一级演员,正印花旦,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学生,红派艺术的传人。她在70年代末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后的二十年间,主演过各类题材风格的长、短剧数十个,其中既有「十三妹大闹能仁寺」、「拦马」、「王子与蛇仙」等刀马旦应工的武打戏,也有「宝玉哭晴雯」、「红娘」等花旦应工的文场戏和「山乡风云」、「家」、「白燕迎春」等现代戏,更有「刁蛮公主戆附马」、「打神」等红派名剧。她的戏路宽广,表演细腻,功架扎实,嗓音甜润,唱腔优美,韵味浓郁,深得“红腔”的精妙。历年来,她先后荣获省、市中青年技艺比赛特等奖、一等奖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员百花奖,1994年广东省首届粤剧演艺大赛获金奖。1997年成功举办了97跨世纪之星《郭凤女粤剧艺术专场》演出,大受好评。她曾多次随团出访演出,备受欢迎和赞誉。1993年至今连任广州市政协常委会委员。


崔德銮 简介

中國全國優秀教師(專業高級系列)勳章獲授者。廣東省粵劇學校高級講師,香港《戏曲之旅》特约专栏作家。1959至1966年,在廣東省粵劇學校学习音乐,师从罗家树、黄不灭、蔡宝罗、宋郁文、崔慕白、冯廉等音樂大师。主攻高胡(头架)专业,并随师学习音樂唱腔設計,接受七年正规培训。四十多年來致力於粵劇演出、教學、創作和研究。积累了不少舞台实践与教学经验,撰寫粵劇專業論文著作十多萬字。多次受聘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学,先后六年多。多次应邀到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地演出、讲学或作学术研讨。2006至2007年受聘为广东文艺职业學院粵劇編劇研究生班教授。多年來为中国广东省、广州市各专业剧团、各地电视台、音像公司、港澳各社团等設計音樂唱腔的剧目、曲目數十个,例如长剧《荊釵記》、曲艺剧《小明星》、《嫦娥奔月》、《家春秋之兰闺话旧》、《萬古流芳之捨子》、《泗洲城之赠珠》、《鹡鸰缘之认弟》、《雪夜祭梅妃》、《抗金兵之计议》等等。